“隨著生產工藝關鍵技術、產品質量控制技術以及智能制造等關鍵技術的進步,我國特鋼將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期。今后特鋼技術的發展應走強化基礎研究、提高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強調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性能的特殊性要求、產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最終實現特鋼由大向強轉變之路”,這是4月15日上午中國特鋼企業協會劉建軍副秘書長在“中國冶金材料大講壇”視頻公益講座第二期——材料專題報告會上對我國特鋼產業未來發展方向的論斷。
本次視頻直播會議中國金屬學會主辦,特邀劉建軍副秘書長作《新形勢下特鋼行業的創新發展》報告。來自鋼鐵企業、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社會組織等單位的專家學者、科技人員、經管人員等約2500人次觀看了直播。
報告分三部分,首先簡介了特鋼產業歷史沿革及發展,分析了近兩年特鋼產業運營及市場變化特征,最后提出特鋼產業未來發展方向及任務。特鋼通常被認為是衡量一個國家能否成為鋼鐵強國的重要標志,是機械、汽車、軍工、化工、家電、船舶、交通、鐵路以及新興產業等國民經濟大部分行業急需的關鍵用鋼。我國特鋼產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特殊鋼產量位居世界第一,特殊鋼產品研發豐碩成果,以手撕不銹鋼、高鐵軸承用鋼、大飛機起落架用鋼等為代表的產品研發取得突破,一些細分領域產品實物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受到產能過剩、需求變化、價格波動、中美貿易爭端、國家經濟結構調整、高端突破困難等因素的影響,2019年特鋼產業經濟運行的特點為:優特鋼粗鋼產量平穩增長3.7%達8479萬噸,重點品種棒材需求減弱,而線材需求大幅度增加;特鋼產品盈利水平同比大幅度下降,利潤率僅為3.58%,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特鋼棒材出口下降,國內特鋼供給壓力增加;特鋼棒材企業集中度雖有所提高,但仍然偏低。
當前,全球疫情發展對特鋼產業影響巨大,特鋼產業在疫情肆掠下主要經濟指標全面下行。特鋼企業應加強自律,主動減產,降低庫存,避免主要以價格為手段的惡性競爭。
劉建軍指出,我國特鋼產業未來發展將迎來新的戰略機遇期,進入促進特鋼品質全面升級、大力推進特鋼企業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換代的新時期。我國特殊鋼產品研發能力與質量將從跟跑、并跑向領跑轉變。戰略性支柱產業的發展正孕育著高端特殊鋼的新需求,質量更高、安全性更好的新材料用量將進一步增加。特鋼產業未來發展要把握特殊鋼技術發展方向,取得創新突破,促進我國特殊鋼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逐步實現向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轉變;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進一步提高工藝技術水平,最終實現我國特鋼由大向強的轉變。今后我國鋼鐵需求總量將下降,但特鋼需求量會相對穩定,尤其是高端用鋼將增長,帶動特鋼比呈上升態勢。
最后,他總結說,中國經濟具備戰勝風險和挑戰的良好條件,長期向好的趨勢不變,經歷本次疫情,中國特鋼產業未來發展將變得更加健康。
在報告期間,直播間提問踴躍,劉建軍副秘書長在線回答了聽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進一步分析了新冠疫情對行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建議在市場現實需求之外,加強對市場潛在需求和創新需求的研究,推進產業鏈升級。
“中國冶金材料大講壇”是中國金屬學會積極響應中國科協倡議,落實打贏疫情防控和社會發展“兩場戰役”、促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最新部署要求而創設的網絡視頻公益講座。大講壇第二期“材料專題報告會”共邀請知名專家作5講,繼呂昭平教授、董瀚教授、劉建軍副秘書長之后,陳卓秘書長和尚成嘉教授將于4月16、18日分別就電工鋼、材料研發等帶來精彩的講座,敬請大家持續關注。
秘書處辦公室地點:北京東四西大街46號(中國金屬學會)
電話:010-65260492 ? 010-65133925 ? 郵箱:amac@csm.org.cn
備案號:京ICP備06036139號-10